关于推进本科教育教学
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2023年11月6日至12月8日,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线上和入校评估。专家组通过审读评估材料、访谈座谈、听课看课、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
整改是审核评估的重要一环,为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扎实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后半篇文章”,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宜江 赵祥祥
常务副组长:毛广雄
成 员:其他相关校领导
工作职责:领导和部署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审议、协调和决策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定学校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整改报告等重要材料。
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改工作办公室,毛广雄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改推进工作。
(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小组
组长:毛广雄
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校团委、后勤管理处,教师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其他各学院。
整改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工作职责:负责贯彻落实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决策;制定学校审核评估整改方案,部署与落实整改任务;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按要求完成各阶段整改任务;负责撰写审核评估整改报告。
(三)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督导组
组长:毛广雄
工作职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督查各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二、问题分析
审核评估专家组高度肯定了我校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效和特色,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三全育人”良好格局;强化思想引领,健全了“五位一体”大思政育人体系;注重师德养成,探索了高素质师范生培养新路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引导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结合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专家组提出5个问题如下,另有学校自评及专家意见建议35条整改点(详见附件1)。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问题:学校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性不足,各专业培养方案未能有效对应“致力于培养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总目标。依据OBE理念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构的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不能有效地支撑培养目标,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回应培养目标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要求。国际视野、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的支撑课程不足。教师运用OBE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项目、参与人数、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较少。
(二)面向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优化调整力度不够
问题: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未能充分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出现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力不足等情况。社会资源利用开拓不够,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建设效果不明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学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特别是非师范专业具有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较弱。
(三)支撑本科生教育教学的基础保障条件有待加强
问题: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网络基础设施、普通教室和师范生实训中心配套设备陈旧、不完善。师生对教室及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室、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体育文化等基础保障条件建设满意度较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平衡,部分专业缺少最基本的师资保障。高层次教学名师少、教学团队建设不足,缺乏领军人才。部分专业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有些专业没有正高级教师,专业之间教师队伍建设不平衡。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待加强
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在校学生学习体验报告显示83%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学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部分课堂规模偏大,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也不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理念较为传统,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不够充分,缺乏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实践活动、文化活动、创新创业和国际交流等活动程度差异较大。在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创新性实验改革措施较少,改革成效不显著。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评价机制不健全,非师范类学生自主实习情况较为普遍。
(五)以教学为重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待提高
问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学校在制度建设中未充分突出以本为本的核心原则,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执行不严;对质量托底和教学有效性缺乏一定的保障。教学与教师绩效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部分教师出现“躺平”现象,缺乏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尚未建立起可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质量等尚未建立起有效联结及动态发展机制。
三、时间安排
(一)2023年12月—2024年3月
启动整改工作,依据《自评报告》和专家组反馈意见等,逐项梳理专家提出的问题及自评自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撰写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初稿,根据问题设计部门开展针对性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问题表现、问题成因、解决问题的举措。
(二)2024年4月—2024年9月
将整改工作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等,牵头单位协同相关参与单位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职责分工、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效,形成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整改方案(模板见附件2)。
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征求意见,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待教育部正式评估意见下发后,按要求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2024年9月—2024年12月
依照整改任务清单,结合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思路和综合改革方案,将审核评估整改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任务,分阶段列入年度、月度工作要点,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扎实推进整改任务落实落细。围绕相关问题,组织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等,进一步凝聚共识,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四)2025年1月—2025年12月
对照问题清单及整改目标,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专项督查,全面梳理、评估整改工作完成情况,凝练总结审核评估整改实效和特色,分析整改工作中的不足,拟订改进措施,形成整改报告,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接受教育部的督导复查,持续推进整改工作。
以上时间节点,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可适当调整。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
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重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实效整改,避免书面整改和虚假整改,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二)全员参与,强化部门协同
强化协同合作,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整改合力。将整改举措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凝练可推广的特色亮点,宣传创新经验做法,培育一批有显示度的教育教学成果。
(三)建立机制,实现持续改进
建立整改的督查督办和问责机制,加强整改工作的自我检查和监督反馈,定期组织督查整改完成情况,将整改工作成效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
附件:1.问题清单一览表
2.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附件1
淮阴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问题清单
附件 2
(**牵头部门或**学院)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1.方案编制简况(500字以内)
说明各单位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过程(包括组织调研、对标分析等)。
2.问题清单
自评报告、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及专家个别交流意见等提出的问题应全部列入,按照审核评估中审核重点的顺序逐项罗列。专业认证中专家提出的问题尚未整改的也应一并列入问题清单。
3.整改目标(800 字以内)
分别陈述预期达成的目标和分阶段预期达成的目标。
4.整改措施、分工、进度安排和成效预期
按问题清单顺序,逐项撰写,并形成整改台账
(1)简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主观认识、组织方式、落实责任、客观条件、资源配置、政策限制等)。
(2)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如拟深入调研分析及拟采用的方法,拟建立或实施的政策、制度、标准、项目,拟调整或建立的机构、专业、课程或教学环节、流程,拟投入的人力资源、资金、设备、场地等)。整改措施应聚焦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该问题整改的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当涉及多个单位和责任人时,应明确牵头单位和牵头负责人、参与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各单位的主要分工任务;当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时,可依子问题分解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
(4)该问题的整改进度安排,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
(5)该问题的整改成效预期,说明采取整改措施后问题的预期改进程度、可能取得的成效。改进程度和可能取得的成效应是可衡量、检验的。列出已经整改取得的阶段成果。
附表 审核评估整改台账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存在问题 | 牵头单位 | 参与单位 | 整改目标 | 整改举 措 | 完成日期 | 已取得成果 |
|
|
|
|
|
|
|
|
|